裝配式發展趨勢論文6000字(裝配式發展前景之我見)
裝配式發展趨勢論文6000字(裝配式發展前景之我見)「碳中和專題」節能減排優勢明顯 裝配式建筑發展前景可期(1)
中國商業智能網訊:建筑是僅次于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第三大碳排放源,節能減排任務十分緊迫。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方面優勢明顯,是確保建筑行業碳減排目標整體實現的必要手段和措施,為實現國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任務提供了有效支撐。碳中和背景下,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前景看好。
I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碳
建筑的碳排放需要考慮建筑材料在生產、運輸、施工、拆除、運營各個階段的碳排放。中國的建筑業已經成為耗能最多的行業,并且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
2005年至2019年,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從2005年的9.34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9年的22.33億噸標準煤,增長了2.4倍,年均增長6.3%。2019年,中國建筑全過程總能耗達到全國的45.8%。其中,建設生產階段能耗11.1億tce,占全國的22.8%;建設階段能耗為9000萬噸煤,占全國的1.9%;建設階段的能源消耗為10.3億噸煤,占全國的21.2%。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和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在碳排放方面,2005年至2019年,我國建設全過程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22.34億噸二氧化碳增加到2019年的49.97億tCO?,增長了2.24倍,年均增長5.92%。2019年,中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量的50.6%。其中,建設生產階段的碳排放量為27.7億tCO?,占全國碳排放量的28.0%;建設階段碳排放量為1億tCO?,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0%;建設期碳排放量為21.3億tCO?,占全國碳排放量的21.6%。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和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二。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節能減排過程中的重要措施
裝配式建筑是指結構體系、外圍護系統、設備和管道系統的主要部分與預制構件集成在一起的建筑。裝配式建筑是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模式,極大地避免了建筑垃圾的產生,全生命周期減少碳排放40%以上,節能減排優勢明顯。
資料來源: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政策的不斷推進,裝配式建筑將成為良好的“綠色建筑”,帶來經濟效益和成本節約,以及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節能減排過程中的重要舉措。
三。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發展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代表了建筑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既是建設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建筑業和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
我國裝配式建筑比例和規模較低,與發展綠色建筑和先進施工方法的相關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動計劃》,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不斷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標準,加快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2。預制建筑市場潛力巨大
住建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從2016年的1.14億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4.18億平方米,占新開工面積的比重從4.97%上升到13.40%。預計未來裝配式建筑的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國將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預計裝配式建筑的市場潛力巨大。根據廣發證券的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達到7770億元,2025年將達到16742億元。
數據來源:廣發證券和中國商業行業研究所。
3。預制建筑的建造成本預計將進一步降低
在政策和市場的引導下,裝配式建筑的設計、生產、施工、裝飾等相關行業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時也帶動了構件運輸、組裝安裝、構件生產等新型專業化公司的發展。隨著裝配式產業配套設施的完善,未來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更多信息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景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等服務。
「碳中和專題」節能減排優勢明顯 裝配式建筑發展前景可期(2)
“碳中和工程”節能減排優勢明顯。裝配式建筑發展前景看好(2)
中國商業智能網訊:建筑是僅次于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第三大碳排放源,節能減排任務十分緊迫。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方面優勢明顯,是確保建筑行業碳減排目標整體實現的必要手段和措施,為實現國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任務提供了有效支撐。碳中和背景下,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前景看好。
I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碳
建筑的碳排放需要考慮建筑材料在生產、運輸、施工、拆除、運營各個階段的碳排放。中國的建筑業已經成為耗能最多的行業,并且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
2005年至2019年,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從2005年的9.34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9年的22.33億噸標準煤,增長了2.4倍,年均增長6.3%。2019年,中國建筑全過程總能耗達到全國的45.8%。其中,建設生產階段能耗11.1億tce,占全國的22.8%;建設階段能耗為9000萬噸煤,占全國的1.9%;建設階段的能源消耗為10.3億噸煤,占全國的21.2%。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和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在碳排放方面,2005年至2019年,我國建設全過程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22.34億噸二氧化碳增加到2019年的49.97億tCO?,增長了2.24倍,年均增長5.92%。2019年,中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量的50.6%。其中,建設生產階段的碳排放量為27.7億tCO?,占全國碳排放量的28.0%;建設階段碳排放量為1億tCO?,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0%;建設期碳排放量為21.3億tCO?,占全國碳排放量的21.6%。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和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二。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節能減排過程中的重要措施
裝配式建筑是指結構體系、外圍護系統、設備和管道系統的主要部分與預制構件集成在一起的建筑。裝配式建筑是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模式,極大地避免了建筑垃圾的產生,全生命周期減少碳排放40%以上,節能減排優勢明顯。
資料來源: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政策的不斷推進,裝配式建筑將成為良好的“綠色建筑”,帶來經濟效益和成本節約,以及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節能減排過程中的重要舉措。
三。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發展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代表了建筑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既是建設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建筑業和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
我國裝配式建筑比例和規模較低,與發展綠色建筑和先進施工方法的相關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動計劃》,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不斷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標準,加快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
2。預制建筑市場潛力巨大
住建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從2016年的1.14億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4.18億平方米,占新開工面積的比重從4.97%上升到13.40%。預計未來裝配式建筑的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國將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預計裝配式建筑的市場潛力巨大。根據廣發證券的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達到7770億元,2025年將達到16742億元。
數據來源:廣發證券和中國商業行業研究所。
3。預制建筑的建造成本預計將進一步降低
在政策和市場的引導下,裝配式建筑的設計、生產、施工、裝飾等相關行業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時也帶動了構件運輸、組裝安裝、構件生產等新型專業化公司的發展。隨著裝配式產業配套設施的完善,未來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更多信息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景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等服務。
申明:如本站文章或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