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包括哪些(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包括哪些(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先進省份裝配式建筑存在的問題和可借鑒做法(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新型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意見》都明確要求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確定“用10年左右時間,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目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各市人民政府正在積極落實。城市落實上述文件精神,使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是裝配式建筑發展成功的關鍵。
上海由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各方參與,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近日,上海市住建委發布了《上海裝配式建筑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目前整個國家發展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十四五”期間發展裝配式建筑的主要任務,也可供其他地方借鑒。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需要進一步改善
一些開發企業的建設理念有待更新,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甚至有一些抵觸情緒。二是裝配設計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設計師更注重構件拆分和深化細節設計,忽視整體技術規劃和方案設計,強調預制混凝土構件的應用,忽視裝配式零件、圍護系統和室內的工業應用。三是零部件生產水平不一,部分生產企業汽車生產線生產比例較低,不利于項目整體建設效率的提高。產業鏈各環節的能力建設將成為裝配式建筑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工作。
2。監管需要進一步加強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的施工方式,對工程施工組織和監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預制構件的生產和施工方面。在取消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市場準入的背景下,上海及周邊地區區域聯動、跨區域構件質量監管模式有待完善,駐廠監管制度有待進一步落實。在施工方面,工程的隱蔽工程施工無法做到全方位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施工企業自身的管理和控制水平。對于套筒灌漿連接、預制接頭等關鍵工序或關鍵部位。,部分項目的施工精度和細節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3。產業鏈協調現狀有待進一步改善
在裝配式建筑設計領域,設計與施工相對分離、設計與產業鏈脫節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存在方案前期沒有很好地考慮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對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程度不夠重視的現象,導致后期預制構件拆分困難、預制構件重復率低、模具和預制構件成本高等問題。,建設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一些預制構件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堆放不規范、預埋件定位不準確等問題,甚至出現構件破損、局部開裂、精度不夠等問題。
4。人才結構性短缺需要進一步突破
裝配式建筑施工增加了專業構件吊裝、套筒灌漿、裝配式模板拆卸等工作的要求,員工的崗位要求也發生了變化。但由于本市現有設計、施工、監理等從業人員缺乏相關技能、知識和實踐經驗,裝配式建筑領域人才匱乏。同時,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各類培訓體系薄弱,特別是全日制專業培訓相對匱乏。高校和全日制學校還缺乏相關專業課程,導致裝配式建筑發展后備人才不足。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裝配式建筑發展實踐
1。
2。建立全市推廣裝配式建筑的考核機制。通過建立設計行業自律公約、生產企業管理標準、施工企業質量檢查制度等。,可以規范企業行為,強化企業誠信,建立與政府監管相銜接的行業自律模式。
3。明確裝配式建筑規劃和土地出讓的要求、部門職責、管理要求、處罰機制等。
4 、
5。以信息化手段建立預制構件可追溯機制,推進預制構件生產、儲存、運輸、施工全過程的信息共享。
6。拓展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實現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的信息交互和共享,輔助裝配式建筑全過程的信息管理和控制。進行模擬裝配、零部件協調檢驗、工程數量數據分析等。在三維可視化條件下實現多專業協作;應用先導式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開展施工模擬、現場監測和可視化控制技術研究,實現高精度安裝和目標控制;在運維試點階段,應用建筑信息模型和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智能運維管理,優化運維方案。
7。對建筑師進行專項設計培訓,從源頭上落實。
8。普及“少規格多組合”的設計方法。鼓勵社會投資項目采用大跨度、大開間的設計理念,以學校、醫院、寫字樓、酒店項目為重點,強化設計的引領作用。
9。發展以裝配式建筑項目決策和施工實施為重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培育具有投資、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等綜合業務能力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提高投資效益、工程建設質量和運營效率。
10 、
十一。引入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和簡毅指數,構建綜合評價體系。
12。嚴格執行裝配式建筑施工圖設計深度和審圖要點要求,建立設計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繼續落實預制構件質量控制和驗收制度、首件驗收制度和首層組裝要求,確保全過程質量可追溯。借助行業協會和專家,開展各種現場技術服務,建立“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專業支持”的立體化服務模式,為工程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十三。進一步加強對預制建筑產品生產數據、原材料進場檢驗、使用數據等信息的匯總,以便追溯預制構件的相關信息。
14。優化供應配送路徑,加強運輸渠道保障,緩解瞬時零部件供需矛盾,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15。應用數字云的集成管理理念,結合物聯網技術和BIM技術,對裝配式建筑中應用的預制構件進行全過程跟蹤,通過保存構件的制作和安裝質量信息,對構件的質量和隱蔽部位進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16。探索建立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市場監管的機制,完善數字成果的交付、審核和歸檔管理
文章和圖片僅供學習之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不同意轉載,請及時聯系后臺。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或做版權或來源聲明。
45%裝配式建筑。煙臺蓬萊區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二)
重要通知
近日,為進一步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煙臺市蓬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
文件指出,到2025年,全區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要占新建建筑面積的45%,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
煙臺市蓬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
PLDR-2021-0020007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綠色建筑推進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32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十六條意見(鄭路辦字〔2019〕53號)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2016〕71號文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魯政辦〔2017〕28號)和山東省(魯建街科字〔2020〕7號),切實轉變城鄉建設方式和建筑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根據(第201號)
一、指導思想
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遵循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統籌規劃、穩步推進、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質量第一、確保安全的原則,按照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產業化水平,提升建筑品質,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工作目標
全區棚戶區改造、經濟適用房、政府投資項目、大型公共建筑均按裝配式建筑標準建設。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全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重分別要達到37%、39%、41%、43%、45%,社會投資。
根據實際情況,下列類型的工程可以不實行裝配式建筑:
(1)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審批中總建筑面積不超過10000平方米的多層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二)獨立構筑物、垃圾房、配套設備房、門衛室等。在建筑工程中。
(三)《建設條件意見》中明確采用裝配式建筑要求的棚戶區改造、政府投資項目、大型公共建筑、房地產項目,因后期技術條件、特殊工藝要求、使用功能等原因不能采用的。,經集結建筑專家評估論證后方可更改。
三。確認預制建筑標準
自本意見實施之日起,新出讓地塊組裝率計算和裝配式建筑評估應全面執行山東省裝配式建筑評估標準(DB37/T 5127-2018),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一)主體結構的評定分值不應低于20分,其中梁、板、樓梯、陽臺、空調節板等構件的評定分值不應低于10分;
(二)擋土墻和內隔墻的評價得分不應低于10分;
(3)應采用全裝修;
(4)裝配率不應低于50%。
四。工作重點
(1)發展鋼結構建筑。以山東省創建全國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設示范省(市)為契機,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其中,由政府投資和主導的學校、醫院、車站、機場、體育場館、辦公樓、棚戶區改造工程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裝配式鋼結構體系;鋼結構體系在社會投資的多層和高層住宅工程中的應用。
(2)普及預制混凝土(PC)部件。大力推廣預制樓梯、疊合樓板、預制內外墻板、預制煙道、預制管井等預制零部件。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在施工現場道路硬化和臨時建設中使用可組裝重復使用的預制構件。
(3)鼓勵木結構。在政府投資新建的學校、幼兒園、養老院、園林、景觀等低層公共建筑中推廣使用木結構,倡導房地產開發商在生態園、旅游景點、特色文化小鎮、售樓處等項目中采用木結構。
(四)推廣裝配裝飾。裝配式建筑裝飾應與主體結構和機電設備相協調。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裝修模式,推廣整體廚衛、輕質隔墻等材料、產品、設備管道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提高裝配裝飾水平。提倡菜單式全裝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5)發展綠色建材。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積極推廣使用節能環保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性能節能門窗,實施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推進建筑結構與保溫、裝飾、隔熱一體化。
(六)推廣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裝配式建筑項目鼓勵在建筑的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利用BIM技術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應用。BIM技術應該首先在政府投資的裝配式建筑項目中采用。
(七)推廣總承包。裝配式建筑項目應優先采用EPC模式,支持大型設計、施工、零部件制造企業向EPC企業轉型。由政府投資或主導建設的裝配式建筑項目,可通過邀請招標方式確定建筑設計和施工單位。
(八)嚴格項目全過程監管。加強對裝配式建筑項目從建設條件提交、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督、預售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的全過程監督管理,確保政府產業政策和項目裝配式技術施工要求落實到位。施工圖審查機構應嚴格按照施工條件意見書的規定對裝配式建筑進行審查。未按建設條件意見書要求建設裝配式建筑的,主管部門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責令建設單位整改或暫停辦理建設項目相關手續,并將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行政處罰情況記入企業和個人誠信檔案。
五、優惠政策
(一)規劃和土地使用。符合裝配式建筑標準的建筑采用裝配式外墻技術產品的,裝配式外墻建筑面積不超過規劃總建筑面積3%的部分不計入容積率。對建筑預制構件生產基地和園區建設,給予差別化用地支持,符合條件的優先安排年度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省級以上生產基地和園區可享受區級重大項目優惠政策。
(二)財務方面。企業預付全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后,經專家委員會認定組裝率達到50%以上的,補貼50%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對認定為裝配式建筑的項目,補貼80%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三)信用。使用按揭貸款購買全裝修商品房的,房價計算基數包含裝修費。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活動板房的,按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給予支持,最高可提高貸款額度20%。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裝配式建筑行業的信貸支持,拓寬抵押質押種類和范圍,在貸款額度、貸款期限和貸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傾斜。將預制建筑構件的評估標識信息納入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融資授信等征信系統。
(四)資金獎勵和補充。對煙臺市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獲得“煙臺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稱號的企業、獲得國家和省裝配式建筑相關創新成果的企業,財政獎勵按照文件規定執行(彭彥政辦發〔2021〕9號)。
(5)預售方面。對于符合裝配式建筑標準的建筑,采購預制零部件的資金納入工程開發建設投資資金。投資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25%以上且建設進度達到正負零的,可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各撥付節點監管留存的預售資金比例可降低10個百分點。
(六)建筑。具有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一級或二級資質的企業,經認定后可承擔相應等級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工程施工總承包業務。
發布空氣污染二級及以下應急響應措施時,不得停工裝配式建筑工程,但不得從事拆除、土方開挖、石料切割、渣土運輸、油漆粉刷等活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了全區裝配式建筑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住建、發改、工信、財政、審計、科技、環保、行政審批、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管等部門主要領導參加。作為成員,并負責組織和協調與裝配式建筑有關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完善配套政策。在土地出讓階段提交《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時,需要明確是否采用裝配式建筑以及裝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作為約束性條款。
(3)創新管理模式。嚴格控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加強對施工圖審查、構件制作、現場安裝、竣工驗收等環節的指導,強化全過程控制和質量監管。
(4)加強輿論引導。建立政府、媒體、企業、公眾聯動的宣傳機制,通過示范工程現場溝通、舉辦專業論壇等多種形式,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開設專欄,提升公眾對裝配式建筑的認知,營造共同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輿論氛圍。
本意見自2021年9月13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9月12日。【/s2/】《蓬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建筑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暫行)》(鄭鵬辦發〔2016〕33號)同時廢止。
煙臺市蓬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8月13日
(此作品公開發布)
申明:如本站文章或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