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寸灘國際郵輪母港濱江路(重慶寸灘國際郵輪母港)
重慶寸灘國際郵輪母港濱江路(重慶寸灘國際郵輪母港)
寸灘曾經是巴渝世紀古渡口,新規劃的寸灘是城市與長江交匯的地方。該區域將被建成國際內陸郵輪度假區,成為重慶的新地標。

▲整體鳥瞰圖

▲長江半鳥瞰圖
本工程設計范圍占地5061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96萬平方米,地上面積6.5萬平方米,地下面積4.2萬平方米。既包括港口服務的基本功能,又安排商業空房、城市交通站空房和各類交通接駁空房。

▲東北側的半鳥瞰圖
在設計之初,團隊確定了以下三個關注點:
1.場地所展示的自然和城市的力量感如何在建筑形式中得到回應;
2.建筑如何展現重慶獨特的街頭生活場景;
3.如何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這樣的建筑中,讓它成為一個有效的公共場所。

▲概念圖
浮頂
豐富的公共活動場景的設計被置于一個光線充足的屋頂下。屋頂起伏飄逸,給建筑帶來了高度的辨識度,與長江和城市的宏大場景產生了對話關系。

▲方案稿
河邊的市場
設計源于重慶文化原型中的河堤碼頭場景,旨在還原沿河生長的空結構,創造邊界模糊的空街道,營造活躍豐富的立體街區,具有重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

▲重慶老碼頭現場照片
公共定居點
在沿江的街巷里,南北向的城市廊道連接著城市與長江,東西向的公共路徑連接著不同區域的聚落。縱橫交錯的道路加強了建筑和城市之間的聯系。建筑可以一直開放,各種公共活動和城市元素在這里聚集生長,形成多元交融空的體驗,提供俯瞰長江、回望城市的獨特視角。

▲街道長軸測圖空
重慶的垂直復雜性為更好地整合多種功能提供了機會。建筑場地的垂直高差形成三個標高平臺,即195、205和215。不同高度的平臺對應不同的功能體驗。

▲方案生成
95級平臺主要負責流量分發功能。北接城市地下道路,南接十字4路。集公交、機場大巴、出租車、網約車等為一體。形成綜合交通連接樞紐,郵輪中心的出發和到達大廳可以通過自動扶梯和電梯方便地連接起來。

▲ 195標高室內交通組織示意圖
立面205是建筑和城市的主要界面,不同的路徑引導游客到達郵輪中心、目的地商業或河邊。郵輪大廳位于本層中央,平面組織呈水平向外展開,既滿足了進出港的交通需求,也為郵輪中心的后續擴建提供了可能。目的地式商業業態與城市緊密契合,形成積極的城市界面。

▲ 205仰角平臺室內視野
25層高的平臺視野開闊,江灣的寬闊視野和城市背景在這個平臺上相互滲透。在平臺上形成了四個相互聯系又各具特色的聚落空。聚落的濱江兩岸空錯落開敞,長江景觀自然浸潤,城近城邊落心。結合平臺的綠化,形成與眾不同的商業體驗。

▲ 215仰角平臺半室外觀賞

▲ 215仰角平臺被人觀看。

▲南側半鳥瞰圖

▲北園景的人

▲東南側鳥瞰圖

▲東邊村子的半鳥瞰圖
技術制圖

▲總平面圖

▲ 205立面圖/3F

▲ 215立面圖/4F

▲ 221立面圖/5F

▲屋頂平面圖

▲ 189立面圖/BF

▲簡介
重慶寸灘國際郵輪中心
類型:公共建筑
項目地點:重慶市江北區
項目狀態:入圍并入選。
日期:2021年7月
用地面積:50615平方米
建筑面積:11.96萬平方米
設計單位:MENG建筑設計院(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建筑師:孟建民、楊旭。
設計團隊:李友、郭思遠、、陳琳、曹鑫、王、、、、劉二東、周奕沖、李培林、畢浩然、周欣婷、張克、葉鵬(實習)
業務:沈、雷璇、鄭、陳。
協商:賀彪
業主:重慶寸灘國際郵輪母港發展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重慶寸灘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主辦單位:重慶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指導教師: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咨詢單位:中國建筑學會

來源,版權所有:MENG建筑設計研究院(深院)
申明:如本站文章或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
